马尔默,捷克国家队,爱尔兰共和国,切尔西重金签约,帕特里克-维埃拉,福特斯

index.html
Frontier
中國版4.0“中國制造2025”
經李克強總理簽批,國務院日前印發《中國制造2025》,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。
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。
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,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,是立國之本、興國之器、強國之基。
經李克強總理簽批,國務院日前印發《中國制造2025》,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。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。
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,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,是立國之本、興國之器、強國之基。 當前,全球制造業發展格局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,必須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 略機遇,突出創新驅動,優化政策環境,發揮制度優勢,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,中 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,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。
《中國制造2025》提出,堅持“創新驅動、質量為先、綠色發展、結構優化、人才為本” 的基本方針,堅持“市場主導、政府引導,立足當前、著眼長遠,整體推進、重點突破,自 主發展、開放合作”的基本原則,通過“三步走”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:第一步,到 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;第二步,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 水平;第三步,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,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,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 造強國前列。
圍繞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,《中國制造2025》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:一是提 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;二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;三是強化工業基礎能力;四是 加強質量品牌建設;五是全面推行綠色制造;六是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,聚焦新一代 信息技術產業、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、航空航天裝備、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、先進 軌道交通裝備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、電力裝備、農機裝備、新材料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 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;七是深入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;八是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 務業;九是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。
《中國制造2025》明確,通過政府引導、整合資源,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、智 能制造、工業強基、綠色制造、高端裝備創新等五項重大工程,實現長期制約制造業發展的 關鍵共性技術突破,提升我國制造業的整體競爭力。
為確保完成目標任務,《中國制造2025》提出了深化體制機制改革、營造公平競爭市場 環境、完善金融扶持政策、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、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、完善中小微 企業政策、進一步擴大制造業對外開放、健全組織實施機制等8個方面的戰略支撐和保障。
《中國制造2025》強調,各地區、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意義,加強組織領導,健全工作機制,研究制定實施方案,細化政策措施,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。
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》近日印發
02月22日 16:17
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》近日印發,這是時隔37年重啟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配套文件,勾畫了“十三五”乃至更長時間中國城市發展的“路線圖”。

規劃、建設、管理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環節。《若干意見》約八千字,由九部分組成,提出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總體目標:實現城市有序建設、適度開發、高效運行,努力打造和諧宜居、富有活力、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,讓人民生活更美好。

《若干意見》部署了一個個破解城市發展難題的“實招”——

加強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,推進兩圖合一;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;樹立“窄馬路、密路網”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;實現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內全覆蓋;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、城市公園原則上要免費向居民開放等……

《若干意見》還明確了一系列城市發展的“時間表”——

如用5年左右時間,全面清查并處理建成區違法建設,完成所有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等;到2020年,基本完成現有的城鎮棚戶區、城中村和危房改造,力爭將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%以上等;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,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%等……

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說,《若干意見》是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29個部門在深入調研和認真總結經驗基礎上起草而成,明確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、基本原則、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,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、促進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件。


人民幣即將入籃,僅一步之遙
11月13日 08:00
13日彭博報道,人民幣距離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僅一步之遙。市場分析人士預測,如果人民幣本月順利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(IMF)認可,將驅動全球范圍的外匯資產重新配置,未來數年流向人民幣資產的國際資本可能高達上萬億美元。
13日彭博報道,人民幣距離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僅一步之遙。市場分析人士預測,如果人民幣本月順利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(IMF)認可,將驅動全球范圍的外匯資產重新配置,未來數年流向人民幣資產的國際資本可能高達上萬億美元。
IMF正就其儲備貨幣特別提款權(SDR)的貨幣籃子構成進行評估,人民幣很可能在本月舉行的5年一次的評估中被接納,成為美元、歐元、英鎊、日元之外,第五個取得該地位的幣種。
電商:下一片“藍海”在農村
11月12日 08:00
今年“雙11”網購市場火爆異常,不斷刷新銷售記錄,而首次加入“雙11”的“農村淘寶”也表現不俗:零點后僅8分鐘,農村淘寶銷售超過千萬元。
今年“雙11”網購市場火爆異常,不斷刷新銷售記錄,而首次加入“雙11”的“農村淘寶”也表現不俗:零點后僅8分鐘,農村淘寶銷售超過千萬元。
不止是電商平臺在開拓農村市場,國家也頻頻為農村電商送上“紅包”。繼李克強總理今年首次將加快農村電商發展作為單獨議題,在10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專門部署后,11月9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全面部署指導農村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。
我國將全面實施二孩政策 預計2017年現生育高峰
10月30日 08:00
“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,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”,昨天發布的《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》宣布了這一重大決定。
“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,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”,昨天發布的《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》宣布了這一重大決定。
這是繼2013年,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“單獨二孩”政策之后,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,中國人口與生育政策的又一次歷史性調整。至此,實施了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終結。
專家解讀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
09月21日 11:10
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5日發布《2015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監測報告》顯示,2015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6140億元,同比增長48.7%;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.4%,同比增長31%;中國網購用戶規模達4.17億人,同比增長19.1%。
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5日發布《2015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監測報告》顯示,2015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6140億元,同比增長48.7%;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.4%,同比增長31%;中國網購用戶規模達4.17億人,同比增長19.1%。
2015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6140億元
09月21日 11:10
面對資源約束趨緊、環境污染嚴重、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,必須樹立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,走可持續發展道路。
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。9月1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,審議通過了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》。專家表示,這個方案是生態文明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和部署,改革要遵循“六個堅持”,搭建好基礎性制度框架,全面提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。
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,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堅持正確方向,堅持自然資源資產的公有性質,堅持城鄉環境治理體系統一,堅持激勵和約束并舉,堅持主動作為和國際合作相結合,堅持鼓勵試點先行和整體協調推進相結合。
專家指出,要堅持正確方向,首先需要有正確的生態環保理念作為指導。比如要樹立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的理念,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,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,空間均衡的理念,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等等。
對于堅持自然資源資產的公有性質,國家行政學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孝德說:“自然資源資產具有公有性質,湖泊、山川、空氣和水,都是大自然的賜予,屬于全民所有。有了產權公有這個前提,就可以建立起一個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交易制度。”
“實施生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改革,不僅可以使自然資源成為有償使用的資源,還可以使有價值的自然資源發揮作用,實現生態財富的增殖。”張孝德說。
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谷樹忠認為,自然資源資產受到重視,是因為傳統發展方式難以為繼,資源浪費、破壞、流失嚴重,所以重視經濟增長過程中的自然資源問題,就要對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進行調整,對自然資源資產進行核算。
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堅持城鄉環境治理體系統一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強調,“要特別防止和遏制城鎮污染向農村擴散。”
李佐軍提出,一是把統籌城鄉環保作為統籌城鄉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,把農村的環保指標納入各級政府政績考核體系中;二是加強農村環境監管與執法力度;三是加大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,尤其是要在農村大量興建固廢與污水無害處理設施;四是創建企業清潔生產激勵機制;五是增加農村群眾在環境管理中的參與權和決策權。
專家介紹,“堅持激勵和約束并舉,堅持主動作為和國際合作相結合,堅持鼓勵試點先行和整體協調推進相結合”,都是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遵循。
“目前,對破壞生態的約束機制體現得更為明顯。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說,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建立充分反映資源消耗、環境損害、生態效益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。這就是具體的約束措施,將對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產生很大約束力,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能否取得實效具有重要意義。
《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(試行)》近期已經施行,明確提出對官員損害生態環境的責任“終身追究”,構成了各級黨政領導者的生態環保“責任清單”。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認為,制定“責任清單”,實現精準追責,有助于改變長期以來對領導干部的環保工作泛泛要求、籠統評議、法不責眾的問責機制。
夏光認為,“責任清單”不但可以用來對黨政干部進行環保追責,也可以作為各級黨組織提拔使用干部的參考依據,從這個意義上說,“責任清單”也是對各級黨政干部的一種激勵機制。
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確立的理念、遵循的原則,都需要具體的制度予以貫徹實施:建立歸屬清晰、權責明確、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;覆蓋全面、科學規范、管理嚴格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;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,體現自然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;以改善環境質量為導向,監管統一、執法嚴明、多方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……一系列制度將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提供保障。
“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,就是要搭好基礎性框架,構建產權清晰、多元參與、激勵約束并重、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。”常紀文說,“同時,堅持主動作為和國際合作相結合,堅持鼓勵試點先行和整體協調推進相結合,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就一定能邁上一個新臺階。”
Copyright 2015 Foshan Sun Chemicals Trade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Technical support www.lovis.cn